(资料图)
上海这两年的艺术生态里,出现了一类“美术新空间”——展览场地不局限于传统的美术馆、博物馆、画廊等“白盒子”空间,而是逐步走入公共空间,并将这些公共空间纳为艺术展览或艺术创造的一部分。由此构筑了一个有机体,而非仅仅将艺术品被动地陈列与展示于一个特定空间。其中,随着“街区可漫步,建筑可阅读”从一句口号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案例,那些老建筑尤其是老洋房里的艺术展,尤为令人瞩目。
这样的艺术展,不仅吸引市民纷纷前去实地打卡,不少展览质量、主理机构本身的品牌在业界也收获认可,可谓“双赢”。这方面,早些年PRADA荣宅即已颇有口碑,近两年还涌现出现隶属上影集团的永福路52号西班牙建筑、坐落在衡复风貌区复兴西路的修道院公寓、隐于华亭路花园洋房的WS Gallery無集画廊等。这些建筑都是典型海派风格的洋房,见证过一个时代的风光与折戟,如今又以艺术化的面貌融入这座城市的当下。
位于北京西路230号的久事艺术沙龙,所在建筑的前身是浙江兴业银行,建筑大师童寯于1930年代初与友人陈植、赵深共同成立的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第一件作品。目前久事美术馆群落举办的“西行画录·东南园墅——建筑师童寯特展”双馆齐展,其中一处展览地就在这里,成为对历史的回应与承继,也是美育美学推广的身体力行。尤其今年还是童寯名作《江南园林志》出版50周年,展厅里特地搭起“园林”,展陈本身也成为一大亮点。
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,来自前不久华亭路WS Gallery無集画廊展出的“山脊”群展。所选择的艺术家及作品总体体现的是东方哲学中内省、静观的美学意蕴,颇为契合这个既传统(老房子)又摩登(现在的主理人是一家当代设计公司)的空间。尤其是艺术家林延的作品,用宣纸作为媒介,关切作品与环境间的微妙关系,在纸张碎、摺、压、嵌、铸塑造的肌理碰撞中,探讨传统文化中的水与墨的关系,也是对时光肌理与褶皱的呈现。此外,通透的自然光在这个空间流动,也暗合“山脊”的自然之力以及古老东方哲学与当代人思维碰撞的议题。展览的策划初心,正是希望探索人与自然、时间与空间的联结。在我看来,这一展览案例将作品、主题与空间结合得恰到好处。
老建筑里除了述说时间、历史文化,也可以建构当下的跨文化交流。如永福路52号上影集团的艺文空间,于去年秋天推出“归家之途:拉丁美洲艺术家群展”项目。不同介质和表现形式的作品与物件从远方来到这里,促成艺术与文明交汇的一次独特对话。其中一个亮点,是来自玻利维亚的艺术家Gaston Ugalde用玻利维亚织物将这栋西班牙建筑外立面的门窗户实施了“包裹”,使建筑本身成为展览中的一件作品;同时从室内朝外看,室内空间因反射了七彩编织物的光使得效果更为惊艳。
以上这些展览,都是将建筑本身视作一个开放的场域,构建交流与对话的活性场所;并将建筑纳入创作有机体的一部分,而非以往“会所式”固定思路。不过,由于每一幢老建筑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历史,同时可能是不可复制与不可移动的文物,因而现有的成功案例目前并不能形成可推广、复制的模式。更多老建筑里的艺术展,建筑是建筑,展览是展览。例如去年在滨江船厂的某个潮流艺术展中,笔者在现场看到不仅展览的艺术风格与建筑完全不搭,布展也非常简陋,展出的作品似乎更适合在社交媒体平台展示。
从专业角度而言,在老建筑尤其是老洋房里策划一场艺术展,的确花费不菲,不仅需要更专业的团队、更多付出的精力——在启动资金之外,还需前期充分研究场地和建筑特点,进而客观观察建筑情况、了解历史记忆并思考展览的用意是激发对话还是构建文本。这些都会导致展览的定位和模式完全不同。此外,因为大多数老建筑尤其是老洋房本身富于设计感,无论户外还是室内,如窗户、柱头、楼梯等采用欧洲古典风格或近代装饰主义风格,修缮后更突出这些装饰风格或古典元素,因此要策划一场如何不被建筑本身气场盖过的展览,颇为考验策展人和艺术家的水平。
目前正在复兴西路修道院公寓展出的“每一次沉默都是隐蔽空间”群展,策划立意不错,旨在探寻这幢建筑在历史叙述中的缺失。但实际展览本身所选择的艺术家和作品整体都撑不起这个议题,也未见有拾遗补缺的举措;其中有艺术家炒冷饭,还有影像作品“致敬”了某位电影大师的镜头语言——这样的展览看下来,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只记得漂亮的建筑;有些有心人可能会记得展览议题的发问,而对于展览本身,估计是“阅后即焚”了。
当然,我们不必“刻舟求剑”,非得策划一场颇为符合老房子风格的展览。展览作为老房子的“软件”不仅仅表现在艺术作品本身,更多的是空间、在场和叙说的故事,以及对历史记录的留存和追溯。如此,我们或许才能真正延续老房子的生命——也即我们文明的生命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东方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